开云体育下载-法国对比尔森,硝烟四起谁能脱颖而出
继去年10月公布了首批127个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后,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即将公布。据证券时报报道,住建部近日要求各省6月底前上报300个特色小镇推荐名单。这次候选名额几乎是第一批的两倍,并且推荐要求更加严格。在此之际,市场对特色小镇的关注度提升。
在满足六大条件的同时,对存在以房地产为单一产业,盲目立项建设,政府大包大揽或过度举债,打着特色小镇名义搞圈地开发,规模过大导致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建制镇不得推荐。
另外,以旅游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推荐比例不超过1/3。
住建部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按照分配名额组织好特色小镇推荐工作,并于6月30日前上报推荐名单和资料,住建部将以现场答辩形式审查推荐的特色小镇,会同财政等部门认定并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
与第一批特色小镇推荐要求相比,第二批的要求更加严格、具体。
通知要求,各地推荐的特色小镇应具备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并满足六大条件:
一是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能较快发展起来;
二是实施并储备了一批质量高、带动效应强的产业项目;
三是镇规划编制工作抓得紧,已编制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或专项规划达到了定位准确、目标可行、规模适宜、管控有效4项要求。现有规划未达到定位准确等4项要求的已启动规划修编工作。
四是制定并实施了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了市场主导、政企合作等良好政策氛围。
五是实施了老镇区整治提升和发展利用工程,做到设施完善、风貌协调和环境优美。
六是引入的旅游、文化等大型项目符合当地实际,建设的道路、公园等设施符合群众需求。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集中体系,是都市经济发展阶段的高级开发形态,要在特色小镇开发建设中脱颖而出,我认为需要做到“四有”:
一有:具有强大的反磁力功能。目前中国由于区域收入差距越大,低收入地区人口向高收入地区流动的现象非常明显,每年的春运就可以看出。农村人想进城,内陆地区人口涌向沿海发达地区聚集。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地区,如果没有任何基础支撑,特色小镇是很难引入产业资源。同样,在城市圈内的特色小镇,要想主动吸引并承接高端产业和高端人群,没有强大的反磁力功能也是很难成功的。
二有:具有强劲的产业动力。特色小镇的关键动力还在产业,没有强有力的产业就带不来就业和税收,也没有持久的发展动力。现在有很多人看到国外的小镇非常成功,环境非常优美,就纷纷照搬照抄,以为能原汁原味复制一个风情小镇,自然能够收到追捧。殊不知国外很多小镇美丽的外表下,真正决定其生命力的是背后的强大的产业动力。如英国sinfin小镇,真正决定其生命力的不是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低密度住宅区,而是因为这里是世界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罗尔斯罗伊斯总部所在地。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奥迪总部就在一个人口只有两三万人的小镇,但却是高端人才的核心聚集地。目前中国的高级人才和高端产业主要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很少有集中到小镇上的。未来这种状态会逐渐改善。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高端产业并不一定要集中在大城市,高端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也并不是全都喜欢居住在大城市。这是经济水平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结果。
三有:具有坚实的在地产业与资源基础。特色小镇并不是平地起高楼,也罕见有飞地型的小镇能够有持久生命力的。真正成功的特色小镇,几乎都是具有坚实的在地产业支撑或坚实的当地资源基础的。像被称为香水产业小镇的法国格拉斯,从16世纪起就从事花卉种植业和香水制造,有大量世代从事香水产业的技师以及相关的产业基础。在比如德国著名的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小镇,其中心历史城区、手工业发展传统都很悠久,拥有三家全球体育用品企业:阿迪达斯、彪马和舍弗勒。诸如法国普罗旺斯的鲜花主题小镇,法国依云小镇就更不必提,无一不是具有强大的在地产业和当地人文资源基础的。
四有:具有鲜明的主题与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特色小镇光具有内在的发展动力还不够,还要有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主题,才能有更强的吸引力。在这方面首先是要有文化生命力,为原有的小镇赋予文化的主题与灵魂。如日本的柯南已经从一个动漫小镇上升到一种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并慢慢固化为一种日本元素和文化载体,其影响力就远远不局限于小镇本身了,提高知名度的同时,大大拓展的产业辐射的边界。其实还要有旅游的辐射力。旅游是特色小镇的外来驱动力,通过调动游客积极型,吸引更大的消费力,让特色小镇更具有生命力。最后还要有生活吸引力,因为任何一个特色小镇的主题都是人,人最终需要的是一个优质的生活平台。因此,宜居氛围对特色小镇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要素。
欢迎一切与绿色建筑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委员会公众平台(qcw-6688)、新浪微博、南京绿色建筑网、中国绿色节能网(www.zglsjn.com)、《节能观察》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jngc@cnjcw.org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a-kaiyun.com/post/1034.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